查看原文
其他

严前海:姜文,一位很会“玩”电影的导演

松湖文艺 2020-09-17






电影,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方式,提供不同的视听刺激与角色取替,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,同时让我们能够进行更多文化上的交流,到底电影博得观众眼球的法宝是什么,其背后的雅与俗你是否探讨过?








9月1日,2018松山湖文联第十五期公益讲座邀请到电影学(影视艺术)教授严前海,以“姜文电影的雅与俗”为主题展开分享与交流。严前海老师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学者都颇有建树,他以专业的视角纵论电影艺术,给我们上了一节内涵丰富、思想深刻的课堂。


1

 姜文,一位很会“玩”电影的导演 


关于电影,我们往往会把焦点放在导演身上,以导演姜文为例,从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、《鬼子来了》,到《一步之遥》和《邪不压正》,皆引起观众的议论纷纷,在严老师看来,姜文是一位很会“玩”电影的导演。



在《一步之遥》中,姜文将花样故事植入现实,以电影为艺术表达形式玩出姿态,玩出内容,全片打造了一种狂欢的风格气氛。严老师认为,这部电影让姜文的才华释放,是他最了不起的一部电影。


2

一只脚站在“作者电影”


姜文一只脚站在“作者电影”,即表达他个性的一方,另一只脚站在“非作者电影”,即商业化一方。姜文的电影一直想在这二者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。他是不是如愿以偿了呢?严老师先从何为“作者电影”说起。



何为“作者电影”?正如作家用笔写作,导演也可以摄影机进行写作。这种电影高度肯定了导演个性,鼓励艺术创新,贬低流俗化创作。姜文的电影有着浓郁的个人风格,让人一眼就能在云云电影中区分出姜文的电影。他在电影中张扬的作者性,严老师总结出四点:色彩浓郁、符号造型、戏剧元素、从姜文中心到去中心。



3

另一只脚站在“非作者电影”


然而,姜文电影的表现元素是非常个人化的,而他电影的主题或者题材则努力靠近大众。作者化的主题呈现在一个人物不断探索的过程中,而姜文电影大都直接将答案告诉观众,人物的精神世界也较为通俗平庸。



严老师将姜文电影放在电影艺术史中对比解读,让观众加深理解。在谈及代表作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时,严老师对其感性的表达手法,进行了批判性分析。类比于青春萌动与严酷社会背景结合的同类电影(如《西西里的美丽传说》),则略显宽容度的简单与表象化。纵观姜文的电影,他在表现元素上的探索成就,远远大于在内容上的表达。



认真听取严老师的分享后,大家在互动环节中,踊跃提问,各抒己见,在一场文化交流中碰撞出火花。


观众:我发现姜文的电影喜欢用浓墨重彩造成视觉冲击,比如刚刚看到的田野、服装等等都使用了鲜艳的颜色,但是会不会给人以视觉疲劳呢?导演的这种举措是出于什么原因呢?


严老师:这就是戏剧性的表达,不管是造型还是色彩,姜文导演都很追求戏剧化。电影有两种风格:一种是戏剧化风格,一种是现实化风格。而姜文的电影作品属于前者,追求色彩的高对比性。



观众:以《一步之遥》为例,电影中人物的说话方式如相声,为什么会选择以这种腔调去进行表达?


严老师:这或许是中国电影的一个毛病。大多演员都是从戏剧学院中出来,因此习惯了这种讲话腔调。如今我们广东的电影也请他们来拍,说着一口京腔,这并不符合广东元素。但像香港电影中能讲一口原汁原味的香港话是很好的,《我不是药神》中徐峥也说了口上海话,如果都是一致化的语言腔调是不好的。



观众:侯孝贤和姜文都属于任性的导演,两者的电影对比,差别在哪呢?


严老师:首先,侯孝贤的电影是纪录片风格,而姜文的电影是戏剧化风格;再者,侯孝贤的前期电影风格其实并不沉闷,生活味道浓烈,以闽南话来表达。但为了进军大陆市场,电影里的讲话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改变。两位导演都是任性型的,但风格不一,这种多样性是必要的,也是电影艺术的魅力。



观众们与严老师在现场就电影艺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讲座结束仍然意犹未尽。松山湖文联公益讲座也将继续丰富其内容与形式,为园区群众带来更多思想盛宴,让我们敬请期待下一期活动!





文稿:乐享松山湖、松山湖文联

图片:乐享松山湖

编辑:松山湖文联



【松山湖文联热点索引】

他守护着传统工艺之美,带着“曹氏宣纸”走进松山湖名家文化沙龙

小小音乐家齐声唱《鲁冰花》,歌唱陪伴成长!

花美画更美!雨中荷花写生,感悟大自然与美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